近年來,由于長期單一施用化學肥料,使得我國土壤板結現象越嚴重。土壤板結破壞了土壤團粒結構平衡,土壤保水、保肥能力及通透性降低,土壤里面的有機質、有益菌迅速下降,導致作物無法生長。
造成土壤板結的七大原因:
1、農田土壤質地太粘,耕作層淺。
粘土中的粘粒含量較多,加之耕作層平均不到500px,土壤中毛細管孔隙較少,通氣、透水、增溫性較差,下雨或灌水以后,容易堵塞孔隙,造成土壤表層結皮。
2、有機肥嚴重不足、秸稈還田量減少。
使土壤中有機物質補充不足,土壤有機質含量偏低、結構變差,影響微生物的活性,從而影響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,造成土壤的酸堿性過大或過小,導致土壤板結。
3、塑料制品過多的投入。
地膜和塑料袋等沒有清理干凈,在土壤中無法完全被分解,形成有害的塊狀物。我國每年隨著生活垃圾進入填埋場的廢塑料,占填埋垃圾重量的3%-5%,其中大部分是塑料袋垃圾,施入土壤中不易降解,造成土壤板結。
4、長期單一地偏施化肥。
農家肥嚴重不足,重氮輕磷鉀肥,土壤有機質下降,腐殖質不能得到及時地補充,引起土壤板結和龜裂。
5、鎮壓、翻耕等農耕措施導致上層土壤結構破壞。
由于機械耕作過深的影響,破壞了土壤團粒結構。而每年施入土壤中的肥料只有部分被當季作物吸收利用,其余被土壤固定,形成大量酸鹽沉積,造成土壤板結
6、有害物質的積累。
部分地方地下水和工業廢水及有毒物質含量高,長期利用灌溉使有毒物質積累過量引起表層土壤板結。
7、風沙、暴雨水土流失。
遇到風沙、暴雨后表土層細小的土壤顆粒被帶走,使土壤結構遭到破壞而引起土壤板結。
土壤板結的消除方法:
1.增加有機肥的施入量。如利用作物秸桿有機肥,以及優質商品有機肥,盡量施用高含量的微生物菌劑。
2.減少化肥的施入量,提高農民對各種肥料作用的認識,對化肥的用量要結合作物產量和土壤肥力狀況進行合理配方施肥,這樣既控制了盲目施用化肥的用量。也減少了不合理的投入,從而增加經濟效益。
3.進一步推廣旱作農業,實行噴灌,或提倡利用夏季多儲雨水,充分利用地上水。有條件的也可利用深井水。
4.打破陳舊的耕作方式,進一步推廣秸桿還田,免耕覆蓋,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土壤流失,以保土壤結構不遭破壞。
昕爵國際集團的一款肥料-土壤復原微生物菌劑-菌肥e稼,增殖修復土壤中有益菌群,搶占有害菌生存空間甚至吞噬有害菌。使土壤恢復到更有利于作物生長的原始條件。修復土壤團粒結構,改善土壤板結現象,增強土壤透氣性。

土壤復原微生物菌劑-菌肥e稼-昕爵
凈含量:20kg
非激素型、顯效雖慢、肥效
降酸克堿、抗旱抗寒、抗病抗逆
產品說明:
本品以多粘類芽孢桿菌、球孢白僵菌等二大類別微生物有益菌為基礎,以有機質及大、中、微量元素和多種氨基酸為載體,特別添加鑭族稀土元素、酵母菌類物質。是一個純正的全價營養型土壤微生物修復劑。
產品功效:
1、增殖修復土壤中有益菌群,搶占有害菌生存空間甚至吞噬有害菌。使土壤恢復到更有利于作物生長的原始條件。
2、強力改善因常年使用雞糞、牛糞、羊糞帶來的土壤有害生物危害。
3、修復土壤團粒結構,改善土壤板結現象,增強土壤透氣性。
4、平衡土壤酸堿度,增加地積溫,利于作物生根,恢復作物生長勢。
5、連續使用可使土壤中殘留的氨、磷、鉀等化學物質再次被吸收利用,減少青苔、紅苔、白霉、白絹、板結等異常現象發生,增強抗逆性。
6、改善瓜果流膠、茄果莖腐、果樹黃葉、茶樹焦邊、蔥蒜干尖、青枯、僵苗、黑根等生理病害。
適用作物及使用方法:
本品適用于南北方果樹、蔬菜、經濟/大田作物、煙草茶桑、花卉園藝、園林草坪、中藥材及食用菌噴淋。
滴灌:每袋20kg滴灌2.5-4畝地。
沖施、澆灌:每畝5-10Kg。
撒施:根據土壤肥力每畝使用5-10Kg,先將本品撒在
土壤表面,然后再進行澆灌或在下雨之前撒施。基施:每畝10-20Kg。
果樹穴施法:
沿樹冠垂直投影外緣用鋼釬打穴,每株樹打8-12個穴,穴深20-30厘米。本品與土1:3混勻后填入穴中。適宜在幼果期和果實膨大期、落葉后期追肥使用,也可做月子肥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