細菌、真菌、病毒病的種類很多,作物染病后,難以分辨,更不知該怎么治,這樣農戶們很是傷腦筋;對于菌性病毒,這幾年,農戶們已經逐漸有防治的意識,但因其病的類型范圍廣,沒有選對方法,所以防治并不理想。
讓我們先來看一下細菌、真菌、病毒病各自的特點有哪些?
一、細菌性病害特征
腐爛:由于細菌分泌的果膠酶的分解作用而使受害植物的根、莖、塊根、塊莖、果實、穗等肥厚多汁器官的細胞解離、組織崩潰腐爛,出現黏液,并發出臭味。有臭味為細菌性病害的重要特征。如白菜軟腐病。
壞死:主要發生在葉片和莖桿上,出現各種不同的斑點或枯焦,前者如棉花角斑病,后者如水稻白葉枯病。
葉片病斑無霉狀物或粉狀物。長不長毛是真菌性病害與細菌性病害的重要區別。如黃瓜細菌性角斑病與霜霉病癥狀相似,葉片都出現多角形病斑,容易混淆,濕時病斑上長有黑色的霉,而角斑病則沒有。
萎蔫:因細菌寄生在維管束內堵塞導管或因細菌毒素而引起,如辣椒青枯病,根部青枯,根維管束變成褐色。
腫瘤:由于細菌刺激,使寄主細胞增生、組織膨大而形成,如癌腫病。
黃化矮縮:在木質部寄生的細菌使植株表現黃化、萎縮,如葡萄皮爾氏病、杏葉焦病、苜蓿矮化病、甘蔗矮化病和桃幼果病等。
二、真菌性病害特征
有病斑存在于植株的各個部位。病斑形狀有圓形、橢圓形、多角形、輪紋形或不定形。并且病斑上一定有不同顏色的霉狀物或粉狀物,顏色有白、黑、紅、灰、褐等。例如黃瓜白粉病,葉上病斑處出現白色粉狀物。再如瓜類與番茄灰霉病,受害葉片、殘花及果實上出現灰色霉狀物。
三、病毒病病害特征
病毒病在多數情況下以系統浸染的方式浸害農作物,并使受害植株發生系統癥狀,產生矮化、叢枝、畸形、潰瘍等特殊癥狀。植物病毒病的主要癥狀類型有花葉、變色、條紋、枯斑或環斑、壞死、畸形。
面對細菌、真菌、病毒病我們該如何防治?小編推薦大家使用來自于昕爵國際集團的一款火爆產品,【細菌核彈(新型微生物菌劑)-昕爵】,針對作物細菌、真菌、病毒病的防治有一手。

細菌核彈(新型微生物菌劑)-昕爵
疑難雜癥加一粒
不病害加一粒
病害久治不愈加一粒
真菌病害加一粒
病毒病害加一粒
細菌病害加一粒
產品特點:
本品是新型微生物菌劑,由原菌劑強化培養而成,其殺菌活性是相同濃度同類產品100倍以上,能被植物的葉片、表皮和根部迅速吸收并上下傳導,且在植物體內能發揮更優異的殺菌效力。內含的多種高效吡啶雜環類抗菌因子,對多種真菌、細菌、病毒的病原菌有強烈拮抗抑制作用,用量少,效果強,特別是對細菌類病原菌的效果尤為突出。
防治對象及產品優點:
1、預防和細菌性引起的潰瘍病、軟腐病、細菌性角斑病、細菌性條斑病、白葉枯病、青枯病、穿孔病、細菌性流膠病,真菌引起的猝倒病、根腐病、霜霉病、白銹病、疫病、綿疫病,病毒引起撅葉、黃葉、卷葉等多種病害。
2、增加殺菌效果:如果使用其它殺菌劑病害效果不理想,或者是病菌產生抗性,噴藥時加上本品具有非常好的增效作用,經過多年研究和試驗,一般添加量達到一桶(15公斤)水里加入1粒就能發揮很好的效果,與其他殺菌劑互增效果顯著。